你有见过凌晨四点的海宁吗?
相信很多人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即使有些人见过,
那也不会是生活的常态。
而对于神经外科的医生们来说,
凌晨四点的海宁却是他们的常态。
因为神经外科的急重症非常多,
他们常常披星戴月赶去医院,
会见到各个时间点的海宁。
陈卫良,就是其中一员。
“有一次晚上十点多我们刚结束前一台手术,又来了位车祸急症病人,继续做手术到第二天天亮,凌晨四点多回家的路上,我看到淡青色的东方有一丝亮光的轮廓。虽然累,但是看着一个又一个患者康复,我们心里都是开心的。”陈卫良说道。
如果不知道陈卫良的职业,人们很难把他和神经外科医生联系起来,因为他个子不高,戴着黑框眼镜,总是给人一种学生的感觉。
2020年的时候,作为海宁市第一批“英才聚潮城”引进的人才,出生于浙江金华的陈卫良来到了我院工作。
“我很喜欢海宁,所以不久之后,我妻子也来了海宁,我们在此买房定居下来。当时我就想,既然生活稳定了,在学术和科研上也需要继续提高自己。在领导和同事的支持下,我报考了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学院的博士学位。”说起自己读博的初衷,陈卫良是这样描述的。
今年6月,陈卫良从天津医科大学毕业,顺利取得了医学博士学位。
一人饰多角,读书治病两不误
读博的三年期间,陈卫良一人分饰多个角色,不仅要完成学校的课程及科研课题,还要做好医生的本职工作。三年间,陈卫良完成了三百多台手术,救助了数百名病人,还成为了抗疫排头兵和社区志愿者。
他每年都在省市级神经外科年会上汇报我院神外团队的研究成果,完成中国创伤救治培训和优秀年轻干部培训班,成为市“235”医学优秀青年人才培养对象,并应聘中国循环医学会转化专业委员青年委员和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小儿神经微创学组青年委员。
从零开始,自学统计
“博士论文和各种课题,对我们临床医生来说是非常有挑战的,为了写好论文,我自学统计课程,又把统计绘图软件Graphpad等使用方法琢磨清楚,虽然过程非常辛苦,但是对现在的科研工作帮助挺大。”
说起工作和读博的经历,陈卫良觉得最困难的事情,莫过于重新开始学习统计方面的知识。如今,在科室的病例分析和科研教学等方面,陈卫良都能运用到这些知识。
此外,陈卫良也会与一些年轻医生分享课题与论文写作心得,帮助他们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经过刻苦钻研,陈卫良的学术成果也渐入佳境。三年来,他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JCR2区SCI论文2篇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4篇,以第一负责人身份获批立项省市级课题3项。
无悔选择,无畏坚守
“成为一名临床医生,尤其是外科医生,工作时间不固定、陪伴家人的时间很少,但是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要一直把路走下去。”聊起工作,陈卫良如此说道。
2022年12月,正值新冠疫情肆虐。有一日,陈卫良值班,120救护车送来一位昏迷的中年女性患者,到达急诊室时,她的右侧瞳孔已经散大,检查发现是患者脑内大量出血,必须立即手术。
但是,患者手术之前的核酸结果显示阳性。全院多科室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陈卫良与其他医护,不仅要穿手术服,还要再穿上隔离衣、面屏等防护装备,戴上两副无菌手套为患者手术,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
“神经外科手术是非常精细的操作,我们只能放缓操作速度,术后,所有医护都感染了新冠病毒。我怕传染给家人,那些天就一直住在医院里。”陈卫良说。
让陈卫良感到欣慰的是,当时一切的努力没有白费,颅脑大出血的患者,不仅从死神手中夺回了生命,术后恢复良好,在今年二月初出院时,患者在家人搀扶下已经可以行走。
陈卫良,这个从外地来到海宁、扎根海宁、奉献海宁的年轻人,用自己的故事,践行着“除人民之病痛”的誓言,守护着人民的生命健康。
供稿:神经外科
编辑:沈立林 祖蔚绮
审核:钱影桦
签发:韩毛毛
新闻中心